• 新闻中心
    1. 公司新闻
    2. 行业资讯
    3. 项目动态
    4. 常见问答
  • 售后服务
  • 人才招聘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NEWS

    中医热CT--中医智能诊断“机器人”,5G时代赋能基层医疗,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2023-04-20


    微信图片_20230203111156.gif


    image.png


    中医热CT--中医智能诊断“机器人”,5G时代赋能基层医疗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运营,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image.png



    2014年6月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正常人体中医热图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议室召开元体育,标志着该项目的正式启动。同年列入中医药行业重大科研专项。


    2018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2019年7月

    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强调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快推动从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2019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支持治未病科室建设,并列举了治未病科室需要标配的部分设备,其中就有医用红外热像仪产品。

    2021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说: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作为中医热CT。


    image.png


     专家背书 




    郭清 主委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委

    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保健分会主委

    ·郭清(主委)赴公司参观考察

    ·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元体育展红外五项标准科研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image.png


    王琦 教授

    国医大师

    中医体质学创始人

    ·与国医大师王琦院士合作开元体育展《中医九种体质辨识与红外技术临床应用课题研究》

    ·王琦院士为红外热成像题字“中医新篇章”



    image.png

    方积乾 教授

    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副会长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

    ·与方积乾教授、苏州医科大学等签订《关于心肌梗塞的诊断模型研究》《关于乳腺筛查的诊断模型研究》科研项目


    image.png


    卢振和 教授

    广医附二/三院疼痛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学会常委

    ·2022年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学术年会现场卢振和教授发表演讲指出红外在康复全过程中的临床应用:

      ?干预前,指导诊疗方案

      ?干预中,优化治疗方案

      ?干预后,疗效评价、管理

    ·2022年8月25日,卢振和教授代表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完成《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起草并正式发布


    image.png


    金松亭 博士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章氏医门经气疗法第三代传人

    温州叶同仁门诊部主任


    ·金松亭博士对红外技术大加赞赏,称红外是中医望诊的有利工具,是中医走向中医现代化的快速道路!


    image.png

    娄强 教授

    全国脊柱健康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席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康复专委会委员


    ·致力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青少年脊柱侧弯领域的应用”


    image.png


    三甲医院背书



    国内知名三甲医院爱不释手的设备

    疼痛主委刘延青所在的中日友好医院、疼痛专家卢振和教授所在的广医附二附三医院、广州第十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空军军医大学、北京空军特色医学研究中心、西安西京医院、湘雅医院、南京同仁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等。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中医热CT项目介绍


    现代中西医学的角度来看,一切疾病的发展都有其共同规律。“疾病” 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细胞组织温变、脏腑功能失调、脏腑结构性(器质性)破坏。


    image.png


    人体任何功能异常时都会首先改变局部的新陈代谢、血流状态等,从而导致局部温度变化。中医热CT可以反映出人体局部0.05°C~0.1°C温度微弱的变化,在组织细胞代谢异常的时候,能够敏锐的捕捉到,通过接收这些热源产生的红外波,经过光电转换及计算机运算,结合AI智能分析,将人体代谢的温度变化,通过数值化和可视化的热图,形象客观的呈现出来,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就可以进行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预判,推论疾病的性质和进展程度,辅助医生做出正确的健康评估,指导辩证用药。


    image.png


    中医热CT项目优势


    01

    精准

    通过温度检测疾病的功能性设备,可以精准分辨0.05°C~0.1°C温度的微弱变化。

    02

    绿色

    通过接收人体热源产生的红外波进行检测,绿色安全、0辐射、0接触、0痛苦。

    03

    智能

    链接国家超算中心大数据、3分钟出具AI智能测评报告

    04

    推论疾病性质和进展程度、辅助医生做出正确健康评估、指导辩证用药。

    05

    与现有结构性影像设备互补使用。


    中医热CT赋能机构

    智能化、信息化运营


    01发现问题

    1、全面检测,3分钟检测全身

    2、提前6个月预警重大疾病

    02动态监测

    1、指导医生用药

    2、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3、疾病全流程跟踪

    03规避风险

    1、提供疗效依据

    2、规避医疗风险

    04课题研究

    目前红外被列入中国影像学,但缺少相关课件,红外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可协助医生职称评级


    中医热CT适用领域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号召、市场发展和患者个性化需求的背景下,中医热CT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完善并丰富市场个性化诊疗需求,更贴市场、更智能、更专业,引领医疗市场诊疗可持续发展。


    image.png


    健康普查早筛

    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状态评估,并实现对心、脑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预警。

    疼痛辅助诊断

    判断软组织疼痛 (颈肩腰腿痛) 、急慢性炎症、神经传导障碍及疑难杂症的部位、性质、范围、程度。

    中医辅助诊断

    根据中医经典理论了解人体寒热虚实状态,辅助中医体质分型及复合体质辨识,使中医诊疗客观化、数字化、可视化。

    周围血管监测

    通过监测人体局部血管供血功能状态,评估血管功能,从而判断血管功能障碍的主导因素。


    疗效跟踪管理

    在保健调理、疾病治疗、康复理疗等全程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疗效监测和跟踪管理。


    image.png


    近年,《健康中国》行动在策略上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欲“治未病”需先“知未病”,中医热CT现代化仪器可以在机体“未病”时,通过红外精准的检测温度的异常变化,进行疾病的早期筛查,推论疾病的性质和程度,从而在“治未病”中定性、定量、定方向,通过科技手段扩大中医诊病视野。

    随着中医热CT的普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融入中医诊断治疗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的诊疗理论体系,使中医针灸经络寒热虚实、诊疗客观化、数字化、可视化,为中医健康管理、相关疾病预防、养生保健提供依据,为中医智慧诊疗技术的发展提供标准规范方案,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

    微信图片_20230423111401.jpg


    微信图片_20230423111404.jpg


    微信图片_20230203111251.jpg